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宋耻 > 瓜分世界(13)

瓜分世界(13)

以前西班牙是白女真的盟友,而葡萄牙跟法国保持长期同盟关系。这次西班牙没有参加战争,因为上次战争过后,他们吞并了巴塞罗那伯国,跟法国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,解决了边界问题。葡萄牙也转而跟英国同盟,对法国在北非扩张非常不满,所以法国参战后,葡萄牙王国并没有出兵方向,现在英国参战,葡萄牙迫于军事同盟压力,只能加入战争。法国则承诺,将丹吉尔港割让给葡萄牙。要求葡萄牙人至少提供三十万兵力,进入法国作战。

得到葡萄牙和英国援军支持,法国人还紧急组建了二十万后备军,勉强度过了危机,但危机并没有彻底解除,因为白女真大军已经攻击到了巴黎近郊,巴黎岌岌可危,白女真的炮弹还没法落入巴黎城内,但爆炸的声响,已经让巴黎人恐慌。

英法葡联军跟白女真帝国沿着塞纳河和索姆河拉锯,神圣罗马帝国则在南方击退了北意大利法军,并且从士瓦本公国攻入法国腹地,夺取了罗纳河流域的丝绸工业重镇里昂。

战争打到第三年,陷入了对峙和胶着状态。法国人彻底放弃了高卢人的傲慢,做起了缩头乌龟,一味死守,反而取得了极佳的效果。他们挖掘壕沟、修建壁垒,给步兵提供最基本的保护,同时开始生产大量大口径重炮,英国也能生产优质的线膛火炮,大量武装法军,双方军事力量出现平衡。

僵持的消耗战中,双方都希望能引入外部力量打破平衡,但世界各主要国家,都有各自的原因。

最强大的东方三国,经历多次内战,长期对峙,甚至两次世界大战后,谁都知道灭不掉对方。而且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大燕帝国、东洲汉国和南洲宋国之间,战争的动机跟欧洲人不太一样。欧洲人更加直接一些,就是为了争夺利益,而三大东方文化国家,之前的历次战争都带有逐鹿中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。

事实已经证明,谁都无法统一这个共同文明的三大分支,中原国家,在无法灭掉对方的情况下,也不是不能保持和平,宋辽澶渊之盟就是典型。因此第二次大战后,随着最强大的大燕帝国皇帝李炎下了罪己诏,认识到战争手段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后,整个民族就开始转向内部,对外部不再关心。精英阶层开始广泛高唱黄老哲学。

三国中的宋国最为保守,早就放弃了重回中原的念想,东洲汉国则一直对十二都地区念念不忘,但经过多次冲击后,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夺取。

三大国家普遍传到了第三代,过去的恩怨记忆已经淡化,民间沟通和交流却日益密切。造船业革命之后,三国之间往来更加密切。

经济危机期间,三国官方开始出现有限交流。目的是改善目前的关系。大燕帝国跟宋汉两国之间,持续了半个多世界的官方冰冻状态。民间沟通甚至都是通过第三方完成,双方之家的商船无法直接抵达对方港口。当然善于钻空子的商人多的是,许多商船上准备着多个国家的资料,可以随意转换身份。三佛齐、蒲甘王朝这样的小国,很乐意提供证明文件。但大多数的贸易,确实是通过欧洲航运公司进行的。

大燕帝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海运强国,根深蒂固的农耕文明民族,对于下海有天然的排斥心理,也很不愿意远游。一方面将远游上升到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层面,一方面是自身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的没出息心态,让这个民族其实是很不善于开拓的。

于是大燕帝国的海运,主要维系着跟本国海外领地之间的贸易。东洲宋国也是如此,从来就不是一个海运大国,跟自己海外领地的贸易,甚至都常常委托给欧洲航运公司。倒是南洲宋国的海运做的一直不错,位于印度洋这个四海交汇之地,往东通往东亚,往北通往欧洲,往西通往东洲,世界几大航线在这里交汇,成为商业最为繁忙的海域。但主要是宋国朝廷对于海运极其重视,将造船业,海运业和海军视作本国的名门。

巨额补贴下,宋国商船主客服了各种困难,想到了各种办法来扩大航运规模。最主要的形势是,雇佣其他族群下海。宋国船主主要出管理人员,水手大量雇佣拥有海洋文化的贫穷的三佛齐水手以及南印度水手。这些水手驾驶着大宋商船,行驶在世界上各条航路之上。

https://www.ibqg.cc/book/11576/3393666_2.html

本站地址:www.ibqg.cc
最新小说: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