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雍一小兵 > 第五百四十二章 百年不陷落

第五百四十二章 百年不陷落

康句类道:“他们若要在西域这么耗,粮草军需远道送来,怕也不轻巧。”

厍狄粟文听罢点头道:“正是,西域不比居延海,在居延,水陆畅通。唐国人也耗不住,只不过大王有足够的粮秣?”

他忍不住专门强调道:“大獯鬻也不宽裕,而且从大獯鬻运粮过来,也是山高路远。”

康句类一脸难色,这回几乎聚集了所有能帮上忙的青壮,粮草方面自然就有些紧张。

康句类说道:“若唐军筑城固守,咱们就将主力往东进攻敦煌郡,占领敦煌郡肥美之地,与西域连作一片。”

厍狄粟文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。不过蒙敦这厮在敦煌,估计早已嗅到不对劲,坐立不安了,可能早有提防,会严防死守。”

康句类说道:“总比唐国禁军守的城好打。我本来也纳闷,唐军既然进攻,兵力却只有咱们一半,原来是用这招反攻为守!”

蒲昌海与昆其河交汇处,十万万多大军和数万民夫都到了,十几万人开始了建筑工作。

王镡摇身一变,变成了建筑设计师。他先把这座堡垒命名“蒲昌堡”,后来又增加名字“永不陷落之堡”,打算把这里作为后方大本营,然后开始设计简陋的图纸。

古人在筑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,冬季筑城也有法子,原本不需要他操刀。但王镡认为唐军装备了大量火器,原来的城池模型已不适应火器战术的需要。

王镡对现代军事工事一无所知,对古代城池建造也仅限于实战中的见识。但他用自己的脑子稍微一想,也想得到古代城池是应冷兵器而生。动辄高达八米的墙体,十几里的周长!

王镡琢磨的是两个原因:一则,目的是防备大量冷兵器士兵攀爬,高墙增加攀越难度,而且守城方的火力也有限,墙越高防守越容易,而且丢土石的重力大,杀伤也越大。二则,中国一直是经济强国,大周长能把城镇居民和经济也保护在内,城越大,也给围城方增加围合的兵力人数门槛。

但时过境迁,再抱着旧观念不放,建筑蒲昌城就没意思了。

首先,蒲昌城是荒芜之地筑城,没有百姓居住。野战铜炮的一里射程也变相地增大了古代军队围城的周长。

所以体量可以大大减小,极大地缩小建筑成本。只需要满足驻军营房、仓库等地盘就行,这是一座完全的军事堡垒。

其次,不需要那么高,再次减少筑城成本。大量装备火器的守军,守城靠的是火力,而不是城墙高度。城墙太高还会造成火力盲区。

最后,方形城池也不利于火力交叉,火炮有大量的盲区。古人的瓮城又称“月城”,便是如弧形突出,稍稍增加了火力点。王镡从这里得到灵感,准备将这种设计更加突出。

棱堡!大致的图已经画出来了,如同拥有六片花瓣的一朵堡垒之花。每片“花瓣”是一个两条边的角长在堡垒周围,加上两瓣之间的弧形连接边,实际这个图形有六个角、十八个边。

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,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。这样的改进,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,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,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。

王镡拿着木直尺在纸上不断试验比画,得出结论,无论从什么地方进攻,都会遭受大概三个方向的直射火力交叉杀伤。

当然这个堡垒在没有火器支撑的时候,比一般的城池更加脆弱,因为更矮更小。所以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下雨影响火器发挥的天气。

王镡主要考虑火炮和火绳枪的火力点。六瓣凸出是实心土夯,在外墙体上挖洞安梁为掩体,一则可以防投石车的攻击,二则可以避雨。

实体堡外,下方为倾斜面,分层修三道女墙,女墙后面挖小型藏兵洞用来雨天避雨。近处的敌兵将受到三道、几个方向的火绳枪交叉密集射杀,而且每道墙后的藏兵洞藏三个士卒,轮流开火保障射击频率。

方圆十里内设小堡、哨防御体系,用烟花、孔明灯、狼烟、鼓为信号预警;遇小股人马以小堡出兵剿灭,遇大股人马便放信号,骑马跑路。

堡垒南边设水门,挖沟河与蒲昌海连通,码头设在堡垒内。只要控制蒲昌海,就能保证蒲昌城的外援。

王镡设计好图纸,又下令长安城兵部,在内河水师上装备火炮,保障必要情况下夺取蒲昌海水权。虽然蒲莎军卒没有水师。但王镡兴奋之下,用一种完美的姿态来审视这如花一般美妙的堡垒的设计!

他看着自己的成果,忍不住激动道:“这座堡垒,只要中原能供应物资,能守一百年不陷落!一百万大军来都是送死!”

https://www.ibqg.cc/book/42616/26853195_2.html

本站地址:www.ibqg.cc
最新小说: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